咨询服务热线 18428327139
当前位置:首页 > 开云体育入口

中国地区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PVRV-WIBP)随机三期试验结果发布!在10~50岁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

时间:2023-10-31 22:25:33 来源:开云官方

  在更多的萌宠走入千家万户后,狂犬病更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威胁到人类,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地区中,狂犬病得益于其强悍的长期潜伏性和噬神经性,每年造成全球数万人死亡,狂犬病也一度成为严峻的全球卫生问题。

  虽然无法治疗,但通过适当的伤口处理,并在暴露后迅速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就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发作。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狂犬病病例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为降低狂犬病感染的发生率,我国制定了下图中展示的狂犬病预防标准流程,强势遏制了狂犬病的发病势头:

  在积极向公众宣传狂犬病的危害、三级暴露概念以及接触后预防(PEP)的教育意识后,我国的狂犬病感染率和发病率降低到了可喜的水平:

  2021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111/10万;2020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144/10万。2021年,中国狂犬病发病数为157例,较上年减少了45例,同比下降22.3%;占法定传染病总发病人数比例的0.003%,比重与上年持平。此外,近年来中国狂犬病发病数正逐年减少,并且在法定传染病中的占比也趋于平稳。

  2021年,中国狂犬病死亡率为0.0106/10万;2020年中国狂犬病死亡率为0.0134/10万。2021年,中国狂犬病死亡人数为150人,较上年减少了38人,同比下降20.2%;占法定传染病总死亡人数比例的0.68%,同比减少了0.3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现有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常常供不应求,而这样的一个问题十分致命,可能与更高的死亡率有关。

  之前,编辑部已经介绍过接触后预防PEP中的重要角色——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相关阅读:)。在应用被动免疫制剂之后,就要进入疫苗接种阶段。但由于狂犬病病毒的长潜伏期,在实施狂犬病PEP的过程中,狂犬病疫苗要在一定期限类进行相对其他种类疫苗更频繁的多次接种,才可以有效确保接种者的安全。

  狂犬病的疫苗接种方案是遏制狂犬病发病率的重要手段,经过对狂犬病毒致病机制与病毒特性的全面考量后,以下几种狂犬病疫苗接种方案被广为推荐和应用:

  1. ACIP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美国免疫规范咨询委员会。WHO承认美国ACIP 方案可作为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的替代疗法。美国CDC已将该方案在美国全面推广。但国际上部分相关学者觉得该方案的免疫效果仍需更多的数据来证实。

  在中国,暴露后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主要使用埃森方案和萨格勒布方案,这两种方案均表现出相对较好的免疫效果和更好的安全性。从上图能够准确的看出,这两种方案(下文称之为5剂和4剂方案)对狂犬病疫苗的需求也是极大的,这自然而然使得狂犬病疫苗的数量成为狂犬病预防中的一大要素。

  我国目前批准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种类包括Vero细胞纯化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和地鼠肾原代细胞纯化疫苗。三者之中,Vero细胞纯化狂犬病疫苗是历史最为悠久、生产规模最大的疫苗,Vero细胞的无限增殖和高病毒载量,保证了这种疫苗的生产数量,决定了它在埃森方案和萨格勒布方案中的坚固地位。

  1962年,日本千叶大学的Yasumura和Kawakita在成年非洲绿猴的肾脏中分离出一类细胞,该细胞不同于其他正常组织细胞,染色体是非整倍的,具有无限繁殖的能力。在分离后不久,Vero细胞就被发现对多种类型的病毒高度敏感,从而应用到狂犬病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多种病毒疫苗的生产研发过程中。细胞在病毒性疫苗生产的应用已有30年之久,狂犬病毒疫苗是Vero细胞的最大的“主战场”之一。

  早在数月前,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的人用冷冻干燥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PVRV-WIBP)进行新一项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消息就引起了多方关注。这项Ⅲ期临床试验纳入了千余名10-50岁人群,比较了PVRV-WIBP(5剂和4剂方案)和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VRV-LNCD(批号:LRA20133276)(5剂方案)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同时预备为实施PVRV-WIBP的5剂和4剂方案提供临床数据。今年5月,这项研究的最终结果发表于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杂志中,填补了PVRV-WIBP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数据及接种方案数据的空白。

  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这项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分别在中国河南省长葛市和沁阳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

  在第一阶段中,如果受试者接种后7天内没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其他异常反应,或出现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反应的受试者少于15%,则进入第二阶段。

  (注:接种后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的分类,依据国家医药品监督管理局《预防性疫苗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分类标准指南》确定。)

  将受试者按1:1:1随机分组,分为PVRV-WIBP 4剂组、PVRV-WIBP 5剂组和PVRV-LNCD 5剂组,进行安全性分析和免疫原性分析。

  受试者纳入标准为:健康志愿者是否愿意参加、接种体温≤37.0C、既往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且未参与过狂犬病疫苗试验者。

  排除标准为: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过去一个月内使用人类免疫球蛋白、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对疫苗成分过敏者。

  在第一阶段,5剂和4剂PVRV-WIBP组受试者的平均岁数分别为33.55岁和35.60 岁。

  0:7:42/35:采血时间在S剂量的PVRV-WIBP组和S剂量的PVRV-LNCD组中为首剂后的第0、7和42天,在4剂量的PVRV-WIBP组中为0、7和35天。血清学指标是在第一剂量出现后7天收集的。

  0:14:42/35:采血时间在5剂量PVRV-WIBP组和S剂量PVRV-LNCD组的第一剂量后的第0、1、4和42天,4剂量PVRV-WIBP组的第0、14和35天。血清学指标是在第一剂量出现后14天收集的。

  最终共有1956人最终进入第二阶段试验。图1呈现了第二阶段试验中筛选受试者的详细过程。

  (b) PPS,按方案分析组。招募了依从性较好、完成了疫苗接种计划的受试者,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被排除在PPS之外的个体有不完整的接种/没有免疫前检测结果或违反/偏离协议的情况。

  在第一阶段研究中,受试者对5剂和4剂PVRV-WIBP疫苗接种计划的耐受性良好(表2)。

  表中能够准确的看出,PVRV-WIBP 4剂组的局部和全身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5剂PVRV-WIBP组,局部疼痛(25.00%)和全身发热(45.00%)发生率最高。

  在第二阶段研究中,接种疫苗后最大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是全身疼痛(26.11%)和发热(23.96%),其次是疲劳(9.22%)和头痛(7.99%)(表3)。

  trong>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未经确认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大部分AEs的严重程度为轻度(1级)和中度(2级),且均在1周内消退。

  4剂方案:在第0天对两个手臂进行第一剂量(两剂)接种,并在第7、14和21天再进行三剂接种。

  以RFFIT检测抗体效价为基础,对三组接种后的免疫原性分析。由于免疫前基线IU/mL的人群有统计学差别(补充表S1),因此选择免疫前抗体滴度

  在第一次接种后第7天,4剂PVRV-WIBP组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高于5剂PVRV-WIBP组和5剂PVRV-LNCD组。这表明,4剂PVRV-WIBP组的接种频次可能会引发更快的抗体反应。

  三组在首次免疫后第14天和完全接种后14天 ,血清转阴率均为100.0%和14%,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1.0000)。

  基于第一次接种后14 天易感受试者的血清学数据,研究进行了非劣性免疫原性分析(表6)。

  这项研究之后发现,在10-50 岁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中,无论使用4剂还是5剂方案,PVRV-WIBP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都是良好的。不同接种方案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均不超过中度,中和抗体滴度和血清转换率与PVRV-LNCD相当。

  与5剂组相比,4剂PVRV-WIBP组AEs的发生率似乎更高。4剂组全身发热和局部疼痛的发生更频繁,结果与既往的其他研究类似。

  萨格列布和埃森方案的AEs情况相似。大多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不超过2级,且多为一过性。

  研究中未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过敏反等与接种疫苗有关的SAEs。

  尽管4剂PVRV-WIB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4剂和5剂PVRV-WIBP方案均表现出可接受的安全性,仅观察到少数3级不良反应。

  5剂PVRV-WIBP组、4剂PVRV-WIBP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VRV-WIBP 5剂组和4剂组的血清阳转率和抗体水平均令人满意。所有受试者的抗体水平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药典关于人狂犬病疫苗生产效价需4.0IU/的要求。

  4剂方案出现比5剂方案更好的免疫原性,而在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14 d,两组方案的中和抗体滴度和血清转换率基本相同。

  所需注射次数更少的4剂方案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这对于高效地预防狂犬病是必不可少的——注射次数较少的4剂PVRV-WIBP方案,可以缩短产生足够、持久的抗体应答以中和狂犬病病毒所需的疫苗方案时间,非常大地节省了注射的剂量、时间和成本,也能使患者在完成疫苗接种中有更好的依从性。

  虽然第一剂疫苗接种和完整疫苗方案均在14 天后达到100%的血清转换率,但第一剂疫苗接种后14 天的抗体GMT高于整个方案14 天后的抗体GMT。这一结果与以前的报告相反。这一现象可能源于不同的疫苗生产技术和受试者的个体特征。

  这项大样本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严格筛选受试者,全程随访良好。在两个阶段的试验过程中,在第一阶段对40名志愿者进行安全性评估,以确保测试疫苗的安全性;在第二阶段进行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进一步确定安全性,同时确定了疫苗的免疫原性。虽然还存在无法长期随访免疫原性、受试者未包含婴幼儿和老年人等限制,但仍为狂犬病预防的一大新选择建立起了初步的数据支撑。

网站首页 提供技术支持